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范文精选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范文第1篇

摘要: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根据科学分工形成的学业分类。学科和专业是有区别的;学科和专业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与专业建设联系起来。在处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关系时,还应注意协调好两个建设内容与领域研究的关系。关键词: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永恒主题。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学科、专业及其建设的认识仍有某些需要澄清的问题。笔者愿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学科、专业及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是按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的性质所作的知识分类。显然,这种分类是一种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客观描述。为便于叙述,本文所述内容包括由学科群构成的大学科,但不做专门说明。专业是根据科学分工形成的学业分类。在国外,专业就是课程及其课程体系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以学科为规范的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并按照事物的性质和科学理论内容划分的学术或业务的类别。也即课程也是一种分类,但要以学科规范为前提。显然,专业作为一种分类是以学科和课程为基础的一种主观认识和要求。因此,学科和专业是有区别的:(1)虽然它们都是相应的分类问题,但分类的结果不同。例如:在我国有学科的国家分类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有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分类——国家教育部于一九九八年七月颁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作为分类的结果,它们的分类标准不同:学科是根据客观知识内容进行分类的,而专业是根据主观的学习内容或学习要求进行分类的。(3)学科和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目的不同。在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是不存在区别学科与专业问题的,只需要按照学科的要求或分工进行科学研究,拿出科学研究成果即可。而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出成果,更要培养出人才。为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从而有了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学科概念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分类,更要出科研成果;建立专业概念的目的则是要培养出掌握专门学科知识的人才。当然,学科和专业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1)一般,专业以学科为基础,专业要涵盖相应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其相应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内容是通过课程予以表述的。考虑到专业培养方向,这种涵盖一般只涉及一个学科;考虑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质量要求,这种涵盖要涉及多个学科。(2)作为分类结果,学科的构成内容具有刚性和客观性,而专业的构成内容具有弹性和主观性。但专业的构成内容的弹性和主观性是以学科的构成内容的刚性和客观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若无学科的刚性和客观性则不会有专业的弹性和主观性;且学科的刚性和客观性又依赖于专业的弹性和主观性而得到继承和发展。(3)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他们强调的重点会有所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例如,在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主要强调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层次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出科研成果。因此,在我国,本科的学业分类称作专业分类,在研究生层次的学业分类称作学科专业分类。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内容,则应在考虑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中予以确定。一般,应有以下主要内容:在学科的构建以标准学科分类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例如,国家教育部于一九九八年七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结合的前提下,以纯粹科学研究和为教学服务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以课程建设和领域研究相结合、以出科研成果和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梯队相结合的原则,在最广泛的学科范围内,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凝练学科方向,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跟踪本学科的前沿领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出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应该既有基本理论的研究,又有相应的实证以及应用研究,并且还应有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关系的研究。

专业建设是根据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包括本科的和研究生的),以相应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为媒介,以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为目标,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一般,专业建设应有以下主要内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稳定的教学质量为保证,以培养高规格、高质量的各专业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样的建设目标,应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基本标准,在专业建设、改革、发展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提高办学质量。在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推动教学、促进教学,不断提高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二、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与专业的协调由于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它们的建设内容是有所区别的。但在高等教育中,考虑到它们的关系,相应的建设内容又必须相互协调。在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中,主要应注意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专业建设中,应明确某一专业可以涵盖的学科有哪些;或者,支撑该专业的学科有哪些;二是相关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以及在一个专业之内的各个学科之间关系的处理和协调问题。在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学科建设是连结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内容的中间环节;学科建设是可以跨专业进行建设的;在一定意义上,专业建设可以涵盖不同学科的学科建设内容,其相应的建设内容更广泛。或者说,在专业建设的意义上,虽然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各自内容有所区别,他们各自强调的重点和目标不同,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的建设内容是融为一体的,他们之间的建设内容是应该并且可以相互检验和证明的。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之间构成了一个内容相互联系且相互支持和制约的体系。在体系内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问题,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显然,在处理他们之间的一般关系时,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只强调某一个内容的重要,而不去顾及其他内容的制约与需要;另一种是只强调它们之间构成内容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制约的整体,而忽略了各自内容的个性。也就是说,在相应的建设工作中,既要把一般的建设内容与实施建设工作的思路区分开来,又要把二者协调起来。另外,在处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关系时,还应注意协调好两个建设内容与领域研究的关系。科学研究中的领域可以是一个次级学科或者是一个跨学科的专门问题。它可以同时反映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中。因此,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不妨从领域研究入手。总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与专业建设联系起来。否则,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不明确的;相应的学科建设内容就是不完善的。参考文献:[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2]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版[3]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学科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一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一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由于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目前国家对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指建立在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向一级学科范围延伸的学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种二级学科,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博士、硕士学位点设置的依据。1998年7月,教育部针对本科专业的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设置11个学科门类(不包括军事学),71个一级学科,249种二级学科(专业)。一般所讨论的学科划分,均以这两个文件为依据。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层次、质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因此,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须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发展程度上具有差异而已。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重点学科的事情;学科建设也并不局限于学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这些改变隶属关系的高校也不例外,并且因其需要转型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重要。

二、学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

学科建设从宏观层面应当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二是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即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布局结构优化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于这类高校而言,个别专业仍可面向全国,保持学校已经形成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仍应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既然属于地方高校,就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与贡献智力成果的重任。类型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层次上根据学校的实力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性的研究生教育或高职教育。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同时保持面向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重考虑三个领域:一是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学科;--是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三是满足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学科。

在微观层面上,学科建设应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协调进行软硬件的积累。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应以有利于转化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能够产出快速适切地方与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学术梯队建设,应在注重培养原有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力度与吸收用人单位的相应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实用的学术梯队,不必一切唯院士、博导、教授马首是瞻。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缺少资金的大环境下,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的经济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些高校除了要广开财源,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投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到人与物的匹配,不同类型人才的匹配。不能为了宣传或应付评估,购置大量无人能驾驭应用的设备造成设备闲置;不能为引进一个不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博导、而置几个甚至十几个符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副教授甚至讲师培养于不顾。在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软件建设。

三、如何认识与对待科学研究

没有科学研究,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但是,科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类型可能而且有必要有所区别。学术成果促进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但也决不是唯一目标。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研究层次水平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要小于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高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为主,其人才培养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人才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进行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于大多数高校与院系(相对于师范院校、院系而言)属应用研究,即以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兼顾把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知识进行选择组织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要落脚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根本不同之处。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鉴于此类高校的大部分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最起码主要不是)学科自身的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本校的学科水平,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目的。其科学研究除了在类型上以应用研究和课程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外,在队伍上也不应把研究与教学队伍对立起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重合;少部分队伍可针对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科研方面办出亮点。这是因为优秀师资本身就很少,少数能做科研的人员往往也是优秀教师的主体,不能因科研妨碍教学,否则,得不偿失。

四、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搞清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历来非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学科建设,或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原因之二是这些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原因之三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引起专业的调整,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动力之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人或物有时会重合,但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第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原料,但也可以有非专业建设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直接为当地生产建设所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于专业建设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之,如果学科建设不以专业建设为鹄的,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如果专业建设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则其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五、案例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前身是南京财贸学院,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因为资金限制,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自1987年开始,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归审计署管理,根据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当年暑期面向全国招生,但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

199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部委不再管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2000年2月将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部门分别由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划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合并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学校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过去由部委负责,主要为部委各相关部门服务,面向全国,划转以后,实行江苏省政府与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服务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校职能的具体发挥。学校能否迅速协调矛盾、顺利定位、很好发挥作用,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目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共7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其中经济学(5个)管理学(10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学科专业设置重点非常突出,其中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涵盖了所有经济类目录内专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涉及5个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馆档案类的前3个大类,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占绝大多数为7个,审计学为目录外专业,目录内专业仅舍弃了与学校整体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学这三个管理类专业是审计学的重要工具学科或应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设置形成集团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一个都不能少,与发展目标偏离的专业坚决舍弃。

审计学虽然是一个目录外专业,但在我们国家它是一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专业,作为国家审计署与江苏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要办出特色、也要办出水平。它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培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公会(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独立设置国际审计学院,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应用数学系合作,实现学科融合,办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含CIA)、社会中介审计、IT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综合审计6个方向,把审计这一目录外专业办成一个大审计学科专业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公共管理和绩效评估研究院、内部控制设计研究院、审计研究所等进行审计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审计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直接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政策的起草工作,参与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使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学校开设的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法学等专业,都是积极与审计进行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审计基础的复合性人才,并且办出特色。如果说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地位,是可以面向全国的优势学科,那么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培养出以面向整个江苏省为主的人才,与江苏省其他高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互补型人才,都打上了审计的烙印。

学科建设范文第3篇

1.1兼顾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地方行业高校既要服务行业发展,又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尽管通过更校名、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等措施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但地方行业高校的学科数量始终有限,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在理念、产业对接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家取消“国家重点学科”的审批、严格控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学术型学位点总量、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2011”计划,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今年初,教育部出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从而使得地方行业高校急需围绕自身定位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为研究生教育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3传统学科建设评价机制存在严重的泛化现象学科建设的内涵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平台等方面,但许多高校受困于重点学科评估或学位点评估引入的评价模式,追求大而全的评价指标,脱离自身实际,实施过程更多流于形式。相关学科的评价指标亟需要科学化,必须考虑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学校定位差异、学科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地方行业高校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着力点

2.1加大对学术带头人的行业认同度评价学术带头人的行业认同度可反衬出学校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是形成强有力学术团队的基础。学术水平、人格魅力及带头作用都会对其在行业内的认同度起到重要影响,学科建设自评指标体系中均应具有一定权重。

2.2强调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评价交通行业中的重大工程一般会涉及多个学科问题,需要协同创新。强调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评价,有利于多学科组织力量解决工程中重大科学问题,更有利于行业高校打破内部学科壁垒,实现各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2.3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包括自主创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校声誉至关重要。地方行业高校由于具有浓厚的行业背景,大多具有高的毕业生就业率。然而对于交通工程行业,因工作条件艰苦,导致许多毕业生不能长期坚守。因此,地方行业高校不仅关注他们的初次就业情况,也关注未来的工作状况,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机制。

2.4考虑学科平台资源的共享程度评价大多数行业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和高层次学科平台数量有限,学科间交叉融合程度不够,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学科壁垒,学科平台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不利于多学科协同发展。

3地方行业高校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措施

3.1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地方行业高校重视增加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数量,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学科建设氛围不够浓厚,而这却是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重要前提。

3.2建立学科信息跟踪系统为了制定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需针对不同学科和同行业、同地区高校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建立学科信息跟踪系统。但由于原始资料的不规范不完整,各类统计数据不统一,评价数据资料未能及时整理,从而难以使评价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充分利用。因此,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同行高校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3.3重视行业评价主体的作用在学科建设自评过程中,相关学科所在单位、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人员均可参与其中,为建立特色有效的学科建设自评制度出谋划策,努力实现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还需要吸纳社会行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充分尊重行业对学科发展的需求。

学科建设范文第4篇

1、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

所谓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就是在进行学科建设管理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它源于人们对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更是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要有效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

1.1系统性原则。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涉及到学校多个相关部门的工作,是针对学科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地而开展的系统工程。从学科建设的组成要素来看,学科梯队、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诸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合理、学缘良好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培养优秀人才,产出丰硕科研成果的前提,而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学术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同时,活跃的学术交流不仅能提升学科内部整体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又促进学科与国外知名学府的了解与合作,扩大学科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因此,在进行学科建设管理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把学科建设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用全局性的缜密思维在学校整体规划的框架下,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使学校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围绕着这些要素开展工作,明确分工,发挥优势,最终使得学科建设达到最佳效果。

1.2人本性原则。重视以人为本的学科建设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学科建设的各要素建设中,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的关键主导因素是人。在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将人置于管理的核心,确立人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调动学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离不开人的努力和投入,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更是要以人的身心发展和潜力开发为主要目地来开展工作。因此,学科建设管理时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能够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方法,把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学科建设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1.3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衡量学科建设管理效果的价值原则。高校管理讲求实效性原则,就是要以效果最佳化为目的,并辅以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学科建设管理是为达到学科建设的各项目标而对建设过程井然有序的组织管理活动,其管理质量的高低与建设取得的效果关系重大。学科建设必须讲求实际效果,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产出的成果,努力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同比例增长。在学科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实效性原则,在全面提升学术队伍实力,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2、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对策

学科建设的管理就是对高校学科建设运行过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在这一系统下使学科建设工作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进行学科建设,旨在通过学科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学科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从学科建设管理的视角出发,加强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发挥学科建设管理的协调作用。所谓协调,就是协商问题和调节关系。管理中的协调是指管理着或者管理部门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相互配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学科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往往涉及到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因此,高校的有关管理机构在多方协商基础上,作出决策和制定计划,并以此对学科进行动态的控制和协调,使各部门,各学院都能实现相关目标。在这一体系中,协调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协商和调节,才能确保学科建设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紧密协作,高效运行。当前,很多高校未设有专职部门和专职人员进行学科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分工和责任不明,导致出现学科建设管理松散、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时,当务之急是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主抓全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协调、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并总结经验。学科建设办公室应积极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沟通联络以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其桥梁沟通作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在学科建设管理中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和工作上的配合。

2.2建立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如前所述,学科建设的主导和核心在于“人”,即学科的活力和持久的创新力皆来源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科成员。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的主要构建内容,也是学科建设管理提高效能的关键之所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并由低级到高级形成阶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前几个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一种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管理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实施激励措施,运用经济奖励杠杆,解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让学科成员能够专心致志地潜心做研究,共同促进学科建设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还进一步强调,对于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起到激励的目的。对于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应充分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学科发展最大的动力来源就是学者的好奇心,通过为他们创造能够发挥才能的平台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方式对学科成员进行精神激励,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实现,激发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通过学科成员不同层次的需要所构建起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将不断激发学科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为学科注入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学科建设范文第5篇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经济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西方经济学的引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在日益弱化,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有人一直在尝试打通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重构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使“两张皮”能融合起来,但结果成效甚微,不仅很难实现两者逻辑体系的一致性,而且又使《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支离破碎。我认为作为《资本论》压缩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西方经济学一样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应独立出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设;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为主要内容,重构中国经济学内容体系。这样,中国高校的理论经济学主要可并列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等。这有利于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地位。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有些经济学院系取消了中国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用邓小平理论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甚至用时髦的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取而代之。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必须开设邓小平理论,但不能用邓小平理论取代中国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科学体系,对多种学科和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与中国经济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使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也只能是中国经济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等同或涵盖中国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中国经济学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也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从目前已经出版

的一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材看,都是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而中国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经济运行,还要分析经济制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并且中国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其他应用经济学更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直接用来解释具体经济问题,而是为各种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拓宽中国经济学的对象

有人针对传统经济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严重脱离实际等状况提出,要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传统观念,要把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对象。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出现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等状况,其深层原因并不是研究生产关系的问题,而恰恰是对生产关系研究不够。这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经济学应当从现实的、实际的社会关系出发来研究社会经济现实,包括自身的概念。而传统的经济学不是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而是脱离国情、教条主义地宣传和论证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第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从横向看,它寓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纵向看,它是多层次的,既包括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本质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等。而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孤立地抽象地强调生产关系的本质,忽视了对现实生动的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研究。第三,传统的经济学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准,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大搞所有制升级和穷过渡,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必须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一门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经济学来承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不研究和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当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但对生产力的研究要围绕着或服从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对生产力的系统专门研究可以另设新学科,如生产力经济学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研究,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全面地深入系统地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体系(包括本质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服务。

3.加厚中国经济学理论基础

中国所处的特殊阶段和中国经济学的对象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应该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主动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论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对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且不说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规律,即使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范畴和规律,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中国理论经济学要以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为己任,以历史的辨证的逻辑来考察今天中国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创立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中国经济学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主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科教兴国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等,构成中国经济学的基石。

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维逻辑空间和方法论空间,这无疑对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尤其是方法论上的长处,更值得吸收和借鉴。

这里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对此我认为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引进和创新的关系。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依附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引经据典的考据式研究,脱离中国国情,结果是交了许多“学费”,也没有完全搞懂。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学习也存在“生吞活剥、食洋不化”现象,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能说与简单移植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无关。因此,无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要打破教条主义,要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现实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矛盾,但在很多方面又是互补的、统一的。以前者为主要基础,吸收后者的有用成分,可以较好地解决两者的矛盾,实现两者的互补性,从而有利于解决和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如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如果以西方经济学中三要素论为基础,承认物化劳动或生产资料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就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抽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价格方面的研究,其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论等在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方面,有其合理成分,可以借鉴。再比如,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两极分化的实质和深层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措施;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如基尼系数),可以从量上给予证明。

4.初步构建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适合目前高校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部分。经济制度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结构及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和经济体制(主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作为以生产关系为主要对象的中国经济学必须首先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不可能像西方经济学那样,以完善成熟的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既定前提,直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该部分要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两个主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为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运行部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和背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行为,农户的经营机制和经济行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等。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对总需求膨胀和不足的调节及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这部分要吸收中国经济学家20年来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运行分析所取得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

经济发展部分以马克思和邓小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有用理论,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教育、知识经济、自然资源、环境、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等),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规律,说明中国应当走怎样的发展道路、重视哪些因素、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